在美國現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退出總統競選之後,能接替他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決的人中,呼聲最高的當屬現任副總統賀錦麗(又譯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專家認為,賀錦麗如果當選,在對華政策上會在很大程度上延續拜登政府的政策,但在競選中賀錦麗會對華採取鷹派態度,以增加自己的勝選幾率。
美國時間週日下午時分,現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宣布他將不再尋求競選連任。這是歷史上少有的可能的政黨提名人在離11月的大選如此接近時退出競選。此時離民主黨正式的提名大會僅剩幾週時間,誰將是可能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我們為您梳理可能的人選,以及他們過去對中國的態度。
在四名美國大學講師6月10日在吉林遭人持刀攻擊後,6月24日在蘇州又發生一宗中國人持刀砍傷日本公民的案件。短短兩週內兩宗針對外國人的惡性事件,是否會讓新冠疫情之後重啟的中外民間交流再次陷入停滯?專家認為,在這兩宗事件的動機被完全弄清楚之前,不應過度渲染這些事件對民間外交的影響。
“想知道附近的天氣如何?交通怎麼樣?有甚麼當地的大事兒?加入NewsBreak社群,看看為什麼4500萬人都在使用這個應用程式!”這是目前美國下載量排名前三的免費新聞應用NewsBreak在蘋果應用程式裡對自己的介紹。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質疑了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說法,並說人們認為北京越來越強大的說法並不準確。他也再次表示,沒人希望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交換位置。拜登在訪談中也談到了台灣、關稅以及中國對美國總統大選的可能干預。
中國北京時間星期三(5月29日)夜間發佈一份針對美國國內人權問題的報告,指責“美國的人權狀況繼續惡化”,“人權朝著日益兩極分化的方向發展”。分析人士說,中國的報告是對美國4月出台的《各國人權報告》的回應,旨在利用槍支、毒品、警察暴力等中國社會不突出或不存在的問題,攻擊美國的人權紀錄,目的是讓人質疑華盛頓對北京人權紀錄進行批評的合法性。
5月20日,民進黨籍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William Lai Ching-te) 和副總統蕭美琴(Bi-khim Louise Hsiao)正式就任。這也意味著台灣正式進入賴清德時代。
星期二(5月14日),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星期二(5月14日)宣佈對一系列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180億美元的關稅後,中方表示,將採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貿易專家認為,中國應該會進行“有節制的”反制。雙方的這一輪交鋒暫時應該不會升級為貿易戰。
“講好中國故事”曾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中國媒體和傳媒人的要求,但近年來,北京似乎越來越不滿足只是“講好中國故事”,在一些重大國際事件上,中國越來越積極地推進自己的敘事。有時候,中國會扭曲和誇大事件的某一部份,有些時候甚至不惜制造虛假和錯誤訊息來推進自己的敘事,在打造北京的國際形象同時,貶低其競爭對手的聲譽。
近日,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台相繼下架部分微短劇,稱其內容宣揚“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觀、婚戀觀。分析認為,在中國生育率下降的情況下,政府正在採取一切措施,包括在網上屏蔽任何不利於女性生育的宣傳,鼓勵女性更早回歸家庭,以期能提高生育率。
研究人員發現,社群媒體上出現了一些佯裝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支持者的帳號,透過挑起分裂性的話題攻擊現任美國總統拜登。
過去幾週,美國聯邦政府與德州當局在邊境安全和移民問題上的對峙成為美國的頭條新聞,也同時成為了俄羅斯和中國的熱門話題。
中國國防部的影片顯示了8月份發生的一起不相關的事件,該影片還經過了剪輯,沒有展示事件的全部過程。
中俄兩國目前的外交政策和軍事戰略日益靠近,目的是改變西方主導的自由民主世界秩序。鑑於俄羅斯於 2022 年入侵烏克蘭,而中國又將目光瞄準台灣,這種結盟本質上是對抗性的。
美國多年來一直向台灣出售頂級裝備,包括新型F-16戰鬥機、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和標槍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台灣通過美國的對外軍售系統獲得大部分美國製造的武器,該系統在包括定價的各個方面對所有境外客戶一視同仁。
印度並不是第一個使用簽證作為武器的國家。中印兩國在雙方媒體簽證戰中都有過錯。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出訪拉丁美洲邦交國期間過境訪問美國紐約和洛杉磯,並在加州與美國國會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及關鍵國會議員的會面將美台高層接觸推向高潮。多位國際問題專家對美國之音表示,蔡英文此次出訪顯示了美台關係的平穩推進,雙方對過境的成功安排是對北京推行國際霸權和封堵台灣企圖的有力回擊。
美國眾議院最近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不再把中國列為發展中國家。3月27日,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中華人民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法案的提出者,加利福尼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在表決前的發言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佔了全球經濟18.6%,他們的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美國被視為發達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應如此。”
中國最大的學術數據庫最近以數據出境新法為理由,向多所外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發出通知,將從4月起取消他們的部分訪問權限。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表示,這是中國與外界的進一步脫鉤,也將使研究中國的工作難上加難。
就在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即將到國會出席聽證的前夕,處在命運十字路口的TikTok麻煩不斷,美國司法機構已經開始調查該公司對美國記者和用戶的監視行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