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警方星期三(4月5日)一早衝入位於耶路撒冷舊城聖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並向聚集在清真寺內外的巴勒斯坦年輕人投擲震撼手榴彈,而巴勒斯坦年輕人則投擲石塊和鞭炮反擊。加沙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用火箭襲擊以色列南部地區加以回應,導致以色列頻頻發動空襲作為報復。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二(4月4日)在結束對中南美洲台灣邦交國的訪問抵達洛杉磯作過境停留前,曾與台灣高級安全官員舉行會議,討論台灣周邊的“區域情勢”。蔡英文星期三預定在加州的里根圖書館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等美國政要舉行一次歷史性會晤。
二戰後在歐洲一直保持軍事中立的北歐國家芬蘭星期二(4月4日)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重新改寫冷戰以來歐洲政治與安全版圖並重新勾畫歐洲的力量重組與對比,而這一切都拜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動的俄烏戰爭所賜,到頭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台灣總統蔡英文預定星期三(4月5日)在過境美國洛杉磯時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舉行會晤之前,台灣正在面臨也正在抵禦與抗擊來自北京的強大壓力與威脅。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星期二(4月4日)嚴厲批評中國政府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對莫斯科提供支持,強調此舉“悍然違背”了北京對聯合國的承諾。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援引現任及前任美國政府高層官員的話報導說,不久前被美國軍方擊落的中國高空間諜氣球能夠在美國軍事基地的上空收集敏感情報,而拜登政府試圖阻止其收集情報能力的努力根本無濟其事。
中國外交部星期一(4月3日)分別宣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將與本週三至週五對中國進行訪問。
一位高級官員星期四(3月30日)表示,美國試圖為美中關係設置底線的努力尚未成功,而未來幾個月則將證明與北京重建建設性外交的努力是否可行。這位官員強調,美中之間有必要建立類似於“冷戰”時期那樣的熱線和危機處理機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星期五(3月31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日本外相林芳正應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的邀請,將於星期六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
在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紐約期間,中國軍方星期五(3月31日)出動九架次戰機飛越傳統的台灣海峽中線,進行所謂的“戰備警巡”。僅僅在一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剛剛抗議和譴責美台相互“勾連”,以“過境”為幌子,安排蔡英文在美從事政治活動。她還強調中方將繼續密切關注跟踪事態發展,“堅決有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最新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日益增大的影響力對國際人權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而負責在全球推動和保護人權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卻對這樣的風險束手無策。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星期四(3月30日)表示,一名華爾街日報記者因為涉嫌為美國蒐集間諜情報而被捕。自從俄羅斯去年二月入侵烏克蘭以來,莫斯科有過許多壓制新聞和言論自由的行徑,但以間諜罪指控拘捕一名外國記者還是第一次。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三(3月29日)離開台北前往南美洲的邦交國進行訪問,並首先將在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過境停留,在美國智庫主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說和接受頒獎。可貴為總統的蔡英文和其他台灣人卻無法踏足聯合國這個號稱代表世界各國公民的最大國際組織在紐約的大樓或附屬建築物。
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的政府星期三(3月29日)正式作出加入上海合作組織(SCO)的決定。利雅得是在不顧華盛頓的安全關切而持續提升與中國長期夥伴關係之時作出這一決定的。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邀請,希望這位聲稱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呼籲雙方“停火”並舉行和談的中國領導人前往烏克蘭訪問。
美國總統拜登本週三(3月29日)將以視頻方式舉辦第二屆全球民主峰會,屆時會有120個國家元首、官員、民權團體和科技公司參與這次為期兩天的會議。但是也有批評者表示,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只關注民主和人權問題是不夠的,還需要實際推動全球的民主和人權事業的發展。
幾家權威機構星期二(3月28日)聯合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透露,中國政府在2008年至2021年間為了推動“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劃,一共向22個發展中國家提供融資2400億美元,但是由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受援國家難以如期償還用於“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北京又被迫向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提供更多的紓困貸款。
北韓官媒朝中社星期二(3月28日)十分罕見地公佈了一款新式微型核彈頭,並叫聲稱要生產更多的武器級核材料,以便進一步擴大其核武庫。就在平壤宣布這個消息的同時,美國海軍的一個航母打擊群抵達南韓。
身為億萬富翁的台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星期一(3月27日)晚離開台灣飛往美國,並將對美國展開為期12天的訪問行程。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星期一(3月27日)從台北搭機飛往上海後,又轉乘高鐵抵達南京,展開他此次備受各界關注的包含祭祖、參訪和青年學生交流在內的歷史性大陸之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