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府星期四(12月1日)表示,台灣誠摯歡迎英國議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代表團訪問台灣,而蔡英文總統也將於星期五上午在台北的總統府接見代表團,並就台英經貿關係以及印太區域安全等共同密切關注的議題交換意見。
香港高等法院星期四(12月1日)開庭,根據控方請求,決定將原定當天審理的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的國安法案子,延後至12月13日提訊,以等候北京中共橡皮圖章人大的常委會釋法結果。
中國當局奉行的清零抗疫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出來,中國官方周三(11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在11月繼續萎縮,創出今年四月份以來的新低,使本來就不被看好的經濟前景更加暗淡。
中國大陸週末包括上海和北京在內的多個城市爆發十分罕見的反對“動態清零”和動輒封控防疫政策的抗議示威,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中國大學校園也爆發大學生手舉白紙進行抗議的白紙運動,引起海峽對岸台灣朝野的高度關注。台灣當局以及朝野兩黨也紛紛發表聲明,呼籲北京當局傾聽示威者呼聲,順從民意,修正目前的防疫政策。
中國當局“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引發的民怨席捲包括上海和北京的中國多個城市以及眾多的高校,而各地在周末相繼爆發的反封控抗議示威更是對一個月前剛剛在中共二十大上打破常規謀取到第三個總書記和軍委主席五年任期的習近平的權威構成十分罕見的嚴重挑戰。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六(11月26日)晚間宣佈,由於執政黨民進黨在當天舉行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表現不佳,而反對黨國民黨則獲得大勝,決定即刻辭去兼任的黨主席一職,並虛心接受選舉結果和台灣人民的決定。
在中國疫情持續惡化、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一棟居民樓發生致命火災後,該市民眾終於忍無可忍,星期五(11月25日)起十分罕見地走上街頭,高呼“停止封控”的口號,並與身穿白色防護服的醫護和安全人員爭辯和理論。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二(11月15日)在印尼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間隙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大約10分鐘的交談。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Justin Trudeau)指責中國政府對加拿大民主玩弄“進攻性的遊戲”,試圖干涉加拿大聯邦選舉並把加拿大的體制當作攻擊目標。但是北京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則聲稱,中國對加拿大內政不感興趣。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星期二(11月8日)在廣東珠海拉開帷幕。開幕式當天,中國最先進的殲-20隱形戰機以四機編隊登場,在展示了雙機對沖和單機橫滾等動作後降落在航展現場;與此同時,即將交付首家客戶使用的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也首次現身珠海航展,並在空中表演了大仰角起飛和45度盤旋機動等動作。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駐台北貿易代表處星期一(11月7日)正式掛牌運作,此舉非常務實地推動立陶宛與台灣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宣布,台灣國家發展基金將對立陶宛激光科技公司Litilit投資350萬歐元。
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及盟国官员的消息来源报道说,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近几个月来与俄罗斯高层官员举行了未经披露的秘密对话,以便降低乌克兰战争外溢或升级成为核冲突的风险。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星期一(11月7日)表示,面對氣候變化,每個人都在為生命而奮鬥,地球也正在為氣候變化付出代價。 古特雷斯是在埃及海濱度假勝地
前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星期四(11月3日)在該國東部參加一次反政府示威活動期間,他乘坐的大巴士遭到槍擊,導致他本人受傷。他的助理表示,這是一次明顯的暗示企圖。
北韓為了抗議美國與南韓聯合舉行軍事演習,這兩天瘋狂試射導彈達到創紀錄的密度。但是來自南韓政府的最新消息顯示,北韓發射的一枚最新式的洲際彈道導彈可能在升空後失敗墜海。
《日本經濟新聞》星期四(11月3日)報導說,日本防衛省正在考慮在2030年前部署高超音速導彈,以防在週邊安全局勢惡化的情況下,增強日本自衛隊反擊和威懾的能力。
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打破常規,順利謀取第三個五年任期的中共二十大早已經落幕,但是上週六(10月22日)二十大閉幕式現場,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出人意料地遭到“被請離”的一幕還在持續發酵,各種猜測和討論異常熱烈。最新曝光的視頻讓這齣脫離劇本演出的戲碼更加撲朔迷離。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二(10月25日)表示,台灣面對來自中國“威權主義干預的挑戰”從未迴避,而是迎頭面對。她還將北京當局對台灣越來越強勢的壓力與威脅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相提並論。
歐盟國家領導人10月20日將舉行峰會,努力處理能源價格飆漲及供應不足的難題,確保能源短缺不會進一步讓經濟惡化,甚至引發民怨與動亂。同時,歐盟的27個成員國還需要在抗拒和製裁俄羅斯問題上團結一致共進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月17日表示,在中共領導人主席習近平的治理下,中國當局正在“大大加快”實施吞併台灣的計劃,而一旦台灣被北京奪取,全球經濟將遭破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