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將迎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創立12週年,雙方卻沒有舉行高規格的紀念活動。2019年以來,雙方領導人會晤頻次降低,中東歐國家接連退出合作,無不折射出這項合作機制陷入停滯的現狀。
德國總理朔爾茨於2024年4月14日至16日帶領商務代表團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將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強。 這是朔爾茨當選德國總理後第二次訪華。 雖然此訪聚焦經貿合作議題,但也將涉及當前地緣政治局勢。
2024年斯洛伐克總統大選在即,民調結果領先的兩位候選人所主張的外交政策迥異。 觀察家認為,如果前總理、現任國會議長彼得·佩萊格里尼當選總統,可能會將斯洛伐克引向較親中的路線。
繼2023年「穿梭外交」後,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這幾天正在歐洲展開巡迴訪問,先後走訪的國家俄羅斯、歐盟總部、波蘭、烏克蘭、德國和法國。觀察家稱,北京一年一度的穿梭外交在調停俄烏戰爭上成效有限。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週年之際,歐洲對北京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 “勸和促談” 的所謂 “中立” 立場充滿疑慮。與北京 “發揮積極作用” 的宣傳論調相反,在不少歐洲民眾印像中,中國在俄烏戰爭調停中起到的實質作用幾近於零。專家認為,中歐在俄烏戰爭上的分歧難以消逝。
當地時間2024年2月24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週年紀念日。久拖不決的俄烏戰爭引發各方關於「烏克蘭疲勞症」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