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之際,中國船隻正在咄咄逼人地宣示北京在這一爭議水域的領土主張,測試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的決心。
分析人士說,以色列繼續空襲黎巴嫩真主黨目標之際,中國正加緊努力扮演中東和平使者的角色,並發表譴責聲明,但北京的行動也暴露出其緩和緊張局勢的能力有限。
分析人士表示,台灣當局證實一家大型台灣工業集團的高層已被禁止離開中國,引發了人們對在中國旅行和經商風險的擔憂。
一名中國男子最近乘坐橡皮艇穿越180公里寬的台灣海峽試圖非法進入台灣,引發台灣民眾在兩岸日趨緊張之際對其海防能力和整體備戰能力的擔憂。
中國軍隊的南方戰區負責人預計下星期將訪問夏威夷,在這之前幾天,五角大樓的一名高級官員在北京參加了一次防務會議。
俄羅斯說,星期二(9月10日)在大片海洋地區舉行大規模海空軍演習,動用400多艘軍艦、至少120架飛機和9萬多軍人。
台灣與大陸民眾之間保持交流的努力面臨新的挑戰,北京上月判處一名台灣活動人士九年監禁,分析師說此舉會在台灣公民社會中產生寒蟬效應。
分析師說,中國最近在菲律賓、日本和台灣附近增加海上和空中行動,是北京試圖測試美國支持印太地區盟友承諾的一部份。他們指出,增加活動時逢東京和華盛頓為未來幾週的選舉做準備。
來自18個太平洋國家的領導人和高級官員星期五(8月30日)在湯加結束了他們的年度論壇,支持由澳大利亞資助的一項區域警務倡議,並敦促捐助國為地區國家提供更多資源來應對氣候變遷。
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尋求深化北極合作,分析人士表示擔心該地區地緣政治競爭加劇,迫使各國進一步考慮如何應對潛在威脅。
斐濟總理西蒂韋尼·蘭布卡(Sitiveni Rabuka)正在對中國進行10天的訪問,包括會晤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總理李強。蘭布卡是7月初以來第三位訪華的南太平洋國家領導人,北京同時加大對南太平洋地區領導人和政府的魅力攻勢。
最近幾週,中國和包括澳洲和日本在內的民主國家加強了與太平洋島國接觸的力度,加劇了一些地區政治家和分析人士所稱的大國競爭,特別是在安全領域。
中國本週舉行了一系列高調外交會議,旨在兩大全球危機--俄烏戰爭以及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中,樹立全球和平締造者的形象。
一些分析師說,北約和中國努力深化同印太地區以及歐洲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是大國之間日趨競爭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國與中國之間。
中國海警最近幾天增加了在台灣和日本附近有爭議海域的活動,迫使台北和東京與中國海警船陷入緊張對峙。
在擁有2,300萬人口、實行民主治理的島嶼台灣,當選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宣誓就職,屆時他的第一個任期在艱難程度上也許將超過1996年以來當選的任何一任領導人。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這個星期天開始對歐洲訪問6天,是他2019年後對歐洲的首次訪問。此行包括訪問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並在同歐盟貿易緊張升溫以及擔心北京支持俄羅斯時進行。
由專注於西藏的網路安全分析師組成的團隊發布的一份新報告詳細介紹了與中國政府有聯繫的駭客如何利用網路間諜策略來針對西藏流亡政府的成員和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辦公室。
幾個人權權組織表示,近幾個月來,中國加強了對人權律師及其家人的迫害。一名律師生病的妻子被剝奪了領取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的權利,兩名律師的子女一再被地方當局強迫輟學。
香港週二(3月19日)通過第二部國家安全法,受到外國政府的批評。 一些商界人士表示,該法將導致外國企業加速撤離香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