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塔利班8月15日佔領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總統府以來,世界一直在警惕地關注著阿富汗局勢。正如一名塔利班高級成員8月24日告訴美國之音的那樣,塔利班組織正尋求國際承認。但至今尚未有一個國家承認塔利班是“代表阿富汗人民的合法政府”。
中國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節目8月11日重提美國運動員在武漢軍運會期間將COVID-19病毒傳入武漢的陰謀論,其節目內容隨即被新華社、人民網、環球網等中國官媒相繼轉載。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6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尋求恢復美俄關係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就在白宮宣布的一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訪問俄羅斯。美中為何同時聚焦俄羅斯?有分析認為,美國有意將俄羅斯從中俄聯盟剝離出來;不過專家指出,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不可能這麼做。
上週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提起告訴的一個美國華裔民權團體週二(5月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明為何特朗普的“中國病毒”說給美國亞太裔帶來精神和人身傷害,構成誹謗罪。他們呼籲美國各亞裔團體聯署支持這項法律訴訟。不過,部分美國華人對該訴訟和該組織表達反對和質疑。
拜登總統星期四(5月20日)簽署法案,打擊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事件。正競選紐約市長的楊安澤(Andrew Yang)表示,針對亞裔的仇恨攻擊令人痛心,他鼓勵更多亞裔參政議政,並表示如果當選將把保障紐約市公共安全作為施政優先之一。
針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暴力衝突,中國本週頻頻表態,除了敦促雙方立刻停火,並表示“歡迎以巴雙方代表在華舉行直接談判”。作為安理會5月份的輪值主席國,中國在以巴衝突上的積極表現被視為北京試圖擴大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力。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對中東安全局勢的實際影響力十分有限。
拜登政府正考慮重啟一項在特朗普政府時期被擱置的移民項目,為外國創業者在美國成立和經營公司提供入境居留的機會。移民律師表示,該項目可能會吸引大批中國創業者來美投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五(5月7日)出席由中國外長王毅主持的聯合國安理會外長級視頻會議,布林肯不點名地批評中國在人權、貿易、領土邊界等問題上公然無視國際規則。
一份最新的全球民調顯示,在中國,85%的受訪者認同民主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儘管中國的“民主指數”多年來一直在全球排名倒數,有7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國已實現民主,且已足夠民主。專家指出,在缺乏媒體和言論自由的情況下,中國的民調數字需謹慎看待。
今年4月正值美中“乒乓外交”50週年。50年前,美國運動員踏上中國國土,火熱的乒乓友誼賽為美中關係解凍。50年後,美國國內抵制北京冬奧的呼聲不斷,美中關係雪上加霜。時過境遷的,是美中關係;一如既往的,是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糾葛。
美國軍方高級將領稱,儘管中國在非洲和中東等地區經濟投入巨大,但美國在與該區域國家的合作方面仍佔優勢。
離北京冬奧開幕只剩不到10個月,北京最近開始緊鑼密鼓展開冬奧場館測試。與此同時,國際間抵制北京冬奧的呼聲不減反增。作為奧運賽事重要組成的運動員又是如何看待抵制北京的呼聲?美國冬奧選手克萊爾·伊根對美國之音說,應該讓運動員參賽,以奧運為契機,把對中國人權的質疑放在聚光燈下。
美國國會眾議院週三(4月14日)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五角大樓官員與軍方將領呼籲美國積極抗衡中國在西半球不斷增強的影響力。
“我投票是因為新冠病毒不會毀了美國,但社會主義可以,” 芝加哥大學大二學生艾薇塔·達菲(Evita Duffy)說。去年3月,芝加哥大學政治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tics)舉辦一項投票倡議活動。學生們手舉白板,按照“我投票是因為XXX”的格式亮出自己的投票原因。
前美國海軍部長也是前參議員吉姆·韋伯(Jim Webb)最近發文,提出一項有意思的建議,他呼籲拜登政府啟動“美國版的一帶一路”來抗衡中國在世界的影響。韋伯認為,美國可以做得比中國更好。這項建議引發不少議論,有學者認為,美國鼓勵自由競爭,“一帶一路”不是美國的做事方式。
中國農曆新年第一天(2月12日),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聲明,以“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為由,禁止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台在中國境內落地。英國外相拉布表示,中方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只會“損害中國的世界形象”。
針對前總統特朗普的二次彈劾審判星期三(2月10日)在國會參議院進入第二天。彈劾經理、民主黨眾議員們通過陳述和一些從未公開的國會監控視頻,試圖說服參議院是特朗普煽動了1月6日的國會騷亂。不過部分共和黨參議員表示,陳述與視頻並沒有說服他們,特朗普對國會衝擊事件負有直接責任。
美國幾名崇尚外交手段解決爭議問題的專家在星期五(1月29日)表示,若要穩定東亞局勢,與其重樹美國在東亞的絕對優勢,不如阻止中國得到東亞地區的主導權,因此美國需要重新思考和設計其東亞戰略。
星期三(1月27日),美國服裝鞋業協會(AAFA)與其他4家行業組織聯名致信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領導人,敦促國會在針對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的強迫勞動立法的同時,也做好監督工作,確保法規的執行清晰、有效。
拜登總統就職首日揭曉一項移民改革提案,其中非法移民全面合法化的提議不僅是焦點,也成最大爭議點。不同於拜登總統上任當天簽署的一系列行政令,這份移民改革法案生效與否掌握在國會手中。目前已有多位共和黨議員批評提案過於激進,他們不會考慮;白宮和民主黨議員也降低預期,做好方案折中的準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