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星期四(10月20日)宣佈辭去首相職務,由於她擔任首相一共只有44天時間,她也成為英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首相。
美國本星期發布了長達48頁的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文件。該文件列出了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所認為的美國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以及他的政府計劃如何在國內外應對這些挑戰的措施。
在周四(9月15日)一場旨在抗擊美國各地的分裂和由仇恨助長的暴力行為的白宮峰會上,美國總統喬·拜登抨擊白人至上主義者,並敦促美國克服其“有毒”的政治分裂。
拜登政府呼籲中國立即停止對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暴行”。此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一份拖延已久的報告得出結論,認為中國新疆對少數民族的待遇可能構成反人類罪。
美國總統喬·拜登目前在沙特阿拉伯吉達訪問,這是他中東之行的最後一站。拜登星期五(7月15日)從特拉維夫直飛吉達,在起飛前幾個小時,沙特王國宣布向“所有承運人”開放其領空,結束了沙特對出入以色列的航班的禁令。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星期二(7月12日)啟程前往以色列。這是他出訪中東行程的一部分,期間他還將在約旦河西岸地區和沙特阿拉伯停留。他在此行中將推動以色列與地區之間的加深融合,敦促海灣國家提高石油產量以緩解全球能源危機,並且向地區保證,儘管美國當前聚焦於在烏克蘭的戰爭以及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但是美國並沒有把中東排除出優先關注的地區。
北約領導人星期四(6月30日)結束了在馬德里的三天會議,這個西方安全聯盟加強了針對俄羅斯侵略的防禦,並對中國構成的全球挑戰發出警告,還邀請長期的中立國芬蘭和瑞典入盟。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形容這次峰會是“歷史性的”。
西方國家領導人發出信號證實他們將參加11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儘管最初有抵制該峰會的威脅。克里姆林宮則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通過視頻參加峰會。
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 7 月作為他擔任總統後首次訪問中東,他並將會在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停留。這將是美國總統第一次直接從以色列飛往不承認該國的阿拉伯國家。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星期四(6月9日)向美洲國家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同時擴大清潔能源生產的計劃。拜登讚揚這項計劃將推動經濟並給西半球各國帶來收入豐厚的就業機會。這些國家由於移民潮而難以留住有技能的員工。
美國總統拜登這個星期在洛杉磯主持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加強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領導人的接觸。中國正在這些地區取得深入的經濟和外交進展。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將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發表講話,其中包括美國對基輔的援助。同時,美國總統拜登正在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的安全援助,預計總額約8億美元。
白宮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五(2月4日)的會晤表示不予理會。中俄領導人在會晤期間推出了針對美國的戰略聯盟。
喬·拜登(Joe Biden)總統上任之際,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達到了創紀錄的低點。去年,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擔任總統時期,蓋洛普就美國領導力在60個國家和地區所做的民調顯示,對美國領導力贊同率的中間值只有22%。
在星期一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網上會晤之前,白宮將期望值設定得很低。白宮新聞秘書莎琪表示,這次將於華盛頓時間晚上舉行的會晤將專注於管理兩個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條件,但不太可能以解決分歧而告終。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利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的間歇推動他建設更為綠色、更具合作性的全球基礎設施倡議。他說,這項倡議將設定一條“可持續的道路,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排放”,並提供一個有別於中國龐大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另外選項。拜登已於星期三(11月3日)從歐洲返回華盛頓。
在羅馬舉行會議的20國集團領袖已經同意在“大約到本世紀中葉”達成碳中和,並承諾在今年年底前結束對國外煤電廠的融資,但他們未能就逐步淘汰國內煤炭達成一致。
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星期三(9月15日)宣布,美國和英國將幫助澳洲建立一支核潛艇艦隊。三國領導人宣布了一個新的聚焦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三邊安全合作夥伴關係。
塔利班當局星期四允許一架卡塔爾包機航班離開喀布爾國際機場前往多哈,這是美國8月31日終止阿富汗軍事行動以來首個搭載撤離人員的航班飛離阿富汗。
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週三在日內瓦舉行會晤,雙方都表示對任何重大協議的期望都不高。美國和俄羅斯官員表示,可能會進行四到五個小時的會談。商定的形式包括與美俄兩國領袖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舉行初步會議,然後與一個擴大的小組進一步討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