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日(2月23日)表示,俄羅斯在星期六晚間對烏克蘭發動了有200多架無人機參與的大規模空襲,並將其稱為“空中恐怖行動”。這也是俄烏戰爭持續三年來,俄軍對烏克蘭發動的一次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
法國海軍一支由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率領的打擊群在南中國海與菲律賓武裝部隊進行聯合作戰演習之後,星期日(2月23日)首次對菲律賓進行停靠訪問。法菲聯手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的聯合演習中展示了海上打擊火力,此舉有可能激怒與菲律賓存在領土主權爭議的中國。
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大刀闊斧裁撤美國聯邦政府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社區所依賴的政府服務感到擔心,並認為馬斯克對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影響力太大。
台灣一位高級安全事務官員星期四(2月20日)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領導的新政府仍然“強勁有力”支持台灣,台灣也計劃增加對美國的採購,包括購買液化天然氣(LNG)以幫助平衡雙方的貿易。
美國國務院最近對其官網上有關中國的事實陳述進行修訂,重點強調美中經貿關係和戰略競爭,美中貿易逆差和中國對美不公正貿易行為,同時刪除了有關在對華問題上與盟友合作以及在文化和環保等議題上向中國提供援助的內容。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星期日(2月16日)表示,以色列和美國都有決心挫敗伊朗的核計劃和在中東地區的侵略行徑。
多個北約成員國週四(2月13日)表示,烏克蘭和歐洲絕不能被排除在任何有關烏克蘭的和平談判之外,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否認美國正在背叛飽受戰亂之苦的烏克蘭。
澳大利亞週四(2月13日)指責中國軍用飛機兩天前在南中國海上空對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一架海上巡邏機採取“不安全且不專業”的行動,而且澳方也就此向中方表達了關注。但是,北京當局拒絕了澳方的指控,反而指責坎培拉“侵犯中國主權”。
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星期二(2月11日)在巴黎人工智能(AI)行動高峰會上表示,歐洲對人工智能實施“大量”的監管措施有可能讓這項技術窒息而亡。他也將人工智能相關的內容修訂稱為“威權主義審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向傳媒表示,他1月20日宣誓就職後已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電話,但是並未透露兩人通話的議題或其他細節。
波羅的海三個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星期日(2月9日)表示,這三個國家當天已經成功將供電系統同步併入歐洲大陸輸電網絡。僅僅在一天前,這三個國家切斷了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電網持續了數十年的連接。
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AI)行動高峰會星期一(2月10日)將在巴黎拉開序幕。當許多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高級官員、科技公司高層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其他重要人物齊聚一堂,對人工智能這一飛速發展新領域的指導規則作出承諾之際,相關的地緣政治角力也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星期六(2月8日)晚報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他已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通過電話,討論結束烏克蘭戰爭等問題。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星期三(2月5日)在與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托·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通話時再次強調美國對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鋼鐵般”的承諾。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星期天(2月2日)啟程訪美,希望透過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舉行的高峰會,重塑以色列與美國傳統的密切關係。
哈馬斯星期六(2月1日)再次在加薩釋放三名以色列人質,作為交換,以色列也釋放了一百多名巴勒斯坦在押囚犯。這是以哈雙方自1月19日實施第二次停火以來依據雙邊停火協議規定進行的第四次在押人員交換。
週六(2月1日)美國對自己的兩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的計劃開始生效。接著美國在大西洋對岸的傳統盟友歐盟頭上的烏雲正快速聚攏。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五晚間表示“絕對”要對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加徵關稅。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MTI)週六(2月1日)發表聲明表示,新加坡期待美國公司遵守美國政府出口管制措施和新加坡的法律。這份聲明是在外界質疑中國可能突破美國的禁令,透過第三方購買英偉達(Nvidia)尖端人工智能芯片用於建造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DeepSeek之時發表的。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星期四(1月30日)表示,他“毫不懷疑”中國制定了一項在與美國發生衝突時關閉巴拿馬運河的應急計劃,華盛頓打算解決這個事關國家安全的威脅。
台灣行政院數位發展部星期五(1月31日)向各部會發出警示,台灣的公務機關和關鍵基礎設施不得使用最近爆紅的中國新創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推出的開源人工智能(AI)模型和產品,而這項決定是基於國家資通安全的考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