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星期五(4月14日)否認計劃於星期天在台灣以北空域劃設禁飛區,這與台灣交通部此前的說法出現矛盾,因為台北稱曾接獲中國大陸方面將劃設這一禁飛區的通知。
俄羅斯最著名的反對派人物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發言人透露,納瓦爾尼在獄中罹患了一種神秘的怪病,並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內人暴瘦了八公斤,有可能是有人試圖對他慢性投毒。
日本正在規劃設立一個新的機構“海外安全援助計劃”(OSA)來向“理念相同”的國家提供防衛援助,此舉被分析人士視為東京為了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而在地區安全中發揮更為積極努力的一部分。
中國福建海事局星期四(4月13日)發布航行警告,禁止任何船隻在4月16日上午9時至下午3時進入東中國海一個四點連線的水域,理由是“可能有火箭殘骸墜落”。這份標註為“閩航警11/23”航行警告涉及的水域位於台灣以北。
針對社媒上近期出現疑似烏克蘭戰俘遭俄羅斯士兵用刀斬首的視頻,烏克蘭政府星期三(4月12日)痛批俄羅斯根本就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同時呼籲國際刑事法庭對此事作調查。
台灣與南韓官員表示,中國政府計劃下星期在台灣北方設立的禁飛區已經從原定的三天時間縮短為大約半個小時,因為在進行一次衛星發射後,有相關物體將回落至水面。
南韓一家媒體星期三(4月12日)引述不具名政府官員的話報導說,南韓與美國政府已經達成協議,由首爾向華盛頓出借50萬發155毫米口徑的砲彈,以使美國在向烏克蘭提供彈藥時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中國今年三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雙雙走低,束縛了經濟復甦的步伐,而當局為了提振經濟,可能需要採取更多貨幣或財政刺激措施。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二(4月11日)發表視頻談話,譴責北京當局一連三天在台灣海峽以及台灣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軍演造成台海以及區域不穩定,稱這種行為“不是一個區域內大國的負責任態度”。
在中國圍繞台灣舉行的歷時三天大規模軍演星期一(4月10日)進入最後一天之際,克里姆林宮發聲力挺北京,強調中方面對一再的“挑釁”,自然有權舉行圍台軍演。
中日高級官員星期一(4月10日)在東京舉行雙邊磋商,討論兩國在東中國海存在主權爭議海域的問題,而雙方舉行會談之時,中國解放軍對枱曆時三天的大規模軍演進入最後一天,並在山東號航母編隊的配合下演練對台海空封鎖和懾壓。
馬來西亞外交部星期六(4月8日)發表聲明,重申馬來西亞對捍衛其在南中國海和主權和利益的堅定承諾。這是中國對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在南中國海一塊中國也聲稱擁有主權的海域進行的一項能源項目表達關切引發風波後,馬來西亞政府對此作出的正式回應。
紐約時報星期五(4月7日)報導說,又一批事關美國國家安全的機密文件當天現身社交媒體網站,內容涉及烏克蘭、中東和中國。此事令美國國防部震驚,也讓措手不及的拜登政府深陷困境。
為報復台灣蔡英文總統在加州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的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已於星期六(4月8日)拉開帷幕,並且在當天就有42架次的中國軍機短暫飛越傳統的台灣海峽中線,逼近台灣一側空域。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五(4月7日)表示,台灣守護民主自由的決心,得到民主夥伴的支持,而且台灣在面臨壓力和威脅時會更團結,而不會屈服。
剛剛結束對中國大陸破天荒訪問的台灣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星期五(4月7日)表示,台灣未來面臨“和平與戰爭”的選擇,而他則將在民間努力,讓台灣能有一個和平與安全的未來。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对中国进行的历时三天的国事访问期间,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异乎寻常的高规格款待。此举被一些观察家视为北京全力拉拢美国在欧盟内部关键盟友来抗衡美国日益清晰的敌视中国的政策。
在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上個月一場關於短視頻社媒平台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隱患的聽證會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受到美國國會議員的輪番嚴厲質詢。周受資因此一夜之間在中國敢於對抗美國“霸凌”的英雄,而且眾多的網民也紛紛湧向互聯網和社媒上為TikTok鳴冤叫屈。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i)和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勒·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星期四(4月6日)在北京簽署一項協議,就兩國恢復外交關係並相互在對方重開使領館的細節安排達成一致意見,從而為兩國結束歷時七年的敵對狀態,進一步走向和解邁出重要的一步。
台灣國防部星期三(4月5日)表示,中國自製的全國產首艘航空母艦”山東號”率領一個打擊群當天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海域。而同一天,正在美國洛杉磯過境停留的台灣總統蔡英文正準備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舉行一次歷史性的會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