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週六(1月4日)表示,俄軍擊落了烏克蘭部隊發射的八枚美製遠程陸軍戰術導彈(ATACMS)並且攻佔了烏東盧甘斯克州前線一個名叫納蒂亞(Nadiya)的村莊。
德國政府週一(12月30日)表示,柏林將向敘利亞境內的學校及其他計畫提供6000萬歐元(約6270萬美元)的資金援助,以便在敘利亞獨裁者巴沙爾·阿薩德( Bashar al-Assad)被推翻後,協助振興敘利亞的教育、婦女權益和其他計畫。
以台海大戰為背景的桌遊將於明年1月在台灣上市,參與遊戲的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角色,以各自的想像力模擬兩岸之間發生衝突後的攻防與對決。
美國政府週一(12月30日)宣布,華盛頓將向烏克蘭提供近60億美元的額外軍事安全援助和財政支持。
台灣主管大陸事務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席邱垂正表示,中國大陸持續對台灣複合性施壓,包括軍事威脅、經濟脅迫、社會滲透和認知作戰等疊加,因此台灣為確保與捍衛國家主權、自由民主、穩定繁榮,靠的是台灣的實力與準備,而不是寄望“對岸領導人的善意”。
烏克蘭星期六(12月28日)表示,烏軍近日襲擊了俄羅斯奧繆爾州(Oryol)一個庫存和維修伊朗產遠程“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的中心,從而“嚴重削弱”俄軍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擊的能力。
巴勒斯坦醫務官員週六(12月28日)表示,以色列國防軍(IDF)拘留了加沙北部生還的少數幾家醫院之一的院長,而以軍星期五夜間對加沙的空襲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九人喪生。同時,以色列全境防空警報此起彼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五(12月27日)表示,烏克蘭已經向飽受戰亂之苦的敘利亞運送了首批糧食援助。
俄羅斯一位主管軍備控制的高級官員星期五(12月27日)告誡即將就任的美國特朗普新政府不要恢復核試,否則莫斯科考慮到「華盛頓極端敵對」的立場,會保留和採取所有的選項。
中國政府週五(12月27日)再次以美國對台灣軍事援助和軍售為藉口,宣布對七家美國軍工企業和相關高管實施制裁。
南韓主要反對黨共同民主黨星期四(12月26日)在國會提出動議,要求彈劾南韓代理總統韓徳洙的動議,並推動反對黨佔多數席位的南韓國會星期五將這一動議付諸表決。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週四(12月26日)表示,如果特朗普(Donald Trump)新政府有改善俄美關係的誠意,莫斯科願意與美方合作。但是,改善關係的第一步要由華盛頓先踏出。
中國政府週四(12月26日)上調了中國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調整後達到129.4兆元(約17.7兆美元),比原先初步核算數據增加了3.4兆元。不過,中國政府並未因此而修改今年經濟成長“大約5%”的目標。
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週二(12月24日)表示,日本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係是維護區域安全的關鍵因素。他同時再次表達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盡快舉行會晤的願望。
位於抗俄前線的三個北約國家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領導人向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表示,沒有美國,北約根本“沒有準備好”抵禦普京(Vladimir Putin)治下俄羅斯的進攻,因此北約各成員國需要大幅增加國防預算。
中國外交部週二(12月24日)宣佈,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應中國政府邀請,週三訪問北京,並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兩人還將共同出席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第二次會議。
烏克蘭星期六(12月21日)凌晨出動無人機,遠程奔襲俄羅斯中部遠離俄烏作戰前線1000多公里的韃靼斯坦共和國首府喀山市,不僅導致該市數棟建築物中彈起火,還迫使當地機場一度關閉,暫停飛機起降。
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一家非法向華為轉讓台積電(TSMC)製造芯片的中國公司列入不得與之進行貿易的實體清單之上。
日本防衛省週六(12月14日)表示,根據日本與美國十多年前達成的一項協議,沖繩美軍基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開始搬遷行動,前往關島,以便減輕沖繩美軍基地附近日本社區的負擔。
南韓總統尹錫悅星期六(12月14日)在南韓議會以三份之二多數投票通過彈劾動議後公開表示,他要為自己的政治前途繼續抗爭。南韓憲法法院將在未來六個月內對尹錫悅的政治命運作出最終裁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