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烏克蘭高級官員週二(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西部的海濱城市吉達(Jeddah),就俄烏結束歷時三年的戰爭一事進行會談。
北京今年最大的政治活動“兩會”(人大和政協會議)週二(3月11日)結束。這次有兩千多人參加持續一個星期的“盛會”雖然確定了經濟成長目標,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但還是給外界留下了不少尚未有答案的問題,其中既有政治疑團,也有經濟政策。
1. 俄羅斯軍方週二表示防空部隊一夜之間在 10 個地區擊落了 337 架烏克蘭無人機 2. 意大利醫生週二調高了對教宗方濟各的病況評估 3. 格陵蘭選民於週二提前舉行國會選舉 4. 烏克蘭和美國之間的談判於週二在紅海港口城市吉達召開 5. 葡萄牙貨輪撞上懸掛美國國旗的油輪後破裂的油箱内的航空燃油在週二繼續湧入北海
格陵蘭島居民週二(3月11日)舉行投票。這個偏遠的極寒之地的選舉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表示美國有意購買這塊具有戰略價值的土地。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星期一(3月10日)在華盛頓表示,他已請求美國政府官員豁免日本的汽車和金屬關稅,但沒有跡象顯示華盛頓會同意。
烏克蘭官員準備在沙特阿拉伯與美國團隊會面之際,俄羅斯軍方週二(3月11日)表示,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了至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其防空系統一夜之間在俄羅斯10個地區擊落共337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至少91架襲擊莫斯科。同時,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展開春季攻勢,也對基輔發動無人機空襲。
菲律賓前總統、79歲的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星期二(3月11日)在馬尼拉被逮捕。警方依據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逮捕他,該逮捕令與他任內發動的“致命禁毒戰爭”有關。
來自30多國的歐洲和北約國家軍事首長及官員星期二(3月11日)將參加在巴黎舉行的會議,討論一旦與俄羅斯達成停戰,願為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做出貢獻。特別是建立一支國際安全部隊,以嚇阻俄羅斯在停戰生效後再次發動攻擊。
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星期二(3月11日)出版新書,名為《為無聲者發聲》(Voice for the Voiceless)。他在書中勾勒了“西藏未來的框架”,旨在為他圓寂後的西藏提供指引,指導同胞將來如何與北京打交道。
星期一(3月10日),一艘美國軍方短期租用、運送噴射機燃油的油輪在英國北海被一艘貨櫃船撞擊,兩艘船均起火併發生多次爆炸,迫使船員棄船逃生。
數百名從緬甸網路詐騙中心獲釋的中國國民星期四(3月6日)經泰國飛回國,泰國說計劃每週遣返1,500名此類工人。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星期一(3月10日)譴責北京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的“威脅和破壞穩定的”活動。在此之前,他在週末訪問了菲律賓。
敘利亞中央政府與控制敘利亞東北部的庫德人領導的當局達成協議,包括停火並將當地主要由美國支持的部隊併入敘利亞軍隊。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週一(3月10日)抵達沙地阿拉伯西海岸的中心城市吉達(Jeddah)參加美烏會談,以推動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促成迅速結束俄烏戰爭的努力。
2024年8月14日美國軍人站在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旁,準備參加在南韓抱川羅德里格斯實彈演習。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此次發射是北韓今年的第五次飛彈發射活動,地點在北韓西南部的黃海道。聯合參謀本部稱這些飛彈是近距離的,但沒有說明它們飛行了多遠。
數十名流亡印度的藏人週一(3月10日)前往新德里中國駐印大使館前舉行抗議示威,以紀念西藏反抗中國統治的大起義66週年。
1. 13 個主要的德國機場工人週一舉行了為期一日的罷工 2. 非政府組織說以色列切斷加沙地帶電力供應影響為乾旱地區提供食水的海水淡化廠 3. 數十名西藏抗議者紀念西藏發生民族抗暴日66週年在新德里的中國大使館外與警察發生衝突 4. 近 300 名印度人週一從緬甸的詐騙園獲釋後經泰國飛回印度 5. 加拿大前央行行長馬克卡尼被執政自由黨選舉為領袖並繼任成為加拿大新總理
星期天,前加拿大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以壓倒性多數贏得執政的自由黨黨魁之位,將接替杜魯多(Justin Trudeau)成為下一任加拿大總理。他將面臨應對加拿大與美國一觸即發的貿易戰和預期中的聯邦選舉等重大議題。
中國外交部星期一(3月10日)重申,中國政府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與台灣實現“和平統一”,但也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南韓軍方表示,北韓星期一(3月10日)發射了“多枚不明彈道飛彈”,而當天首爾和華盛頓開始進行名為“自由護盾”的年度大型聯合軍事演習。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