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美國國家安全學者在新書《我們贏,他們輸:共和黨的外交政策與新冷戰》(We Win, They Lose: Republican Foreign Policy & the New Cold War)中指出,美國已處於一場與中國的新冷戰之中,需採取更為堅定的「我們贏、他們輸」的清晰戰略來贏得這場與中國的鬥爭。
美國空軍近日宣布啟動一項新的重組計劃,透過優化和變革其組織、訓練、備戰和武器發展的方式,使空軍更快、更敏捷、更具殺傷力,從而威懾並在必要時擊敗中國。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說,「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們將改革空軍,並將其直接指向最具挑戰性的威脅。」
美國與三個太平洋島國去年年底續簽了為期20年的《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s of Free Association,COFA),但該協議所需的70多億美元資金仍然遲遲未獲得國會批准。國安專家認為,一旦陷入和中國的衝突,該協定的有效性將對美軍作戰和後勤補給發揮決定性作用,美國今年要盡快在總統大選前確保資金批准。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本週訪問美國並警告說,中國是最嚴重的長期挑戰,台灣可能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有國安專家認為,北約目前幫助美國抗衡中國的最佳方式是提高自身國防預算、承擔更多援助烏克蘭和威懾俄羅斯的安全責任,讓美國能夠轉移更多軍事資源來專注應對北京的威脅。
身為全球軍費開支和軍事實力首屈一指的美國軍隊,近年來卻遭遇募兵困難的危機。 負責軍事人事政策的美國副助理國防部長斯蒂芬妮·米勒(Stephanie Miller)1月29日表示, 過去15年,美國全志願軍隊的招募率一直在下降, 有志於服役的人數和合格率都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最近幾個星期以來,紅海局勢持續惡化。週五(1月19日),美軍發起了對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的第六輪打擊,而胡塞武裝也誓言要對美國和英國進行激烈報復。胡塞武裝究竟為什麼要攻擊紅海的國際商船?它到底是什麼樣的組織?美英的打擊是否會有效?紅海危機將如何終局?
在面臨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和潛在台海衝突等多線作戰的歷史挑戰之際,五角大廈星期四(1月12日)有史以來發布第一份《國防工業戰略》,對未來三到五年內對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的參與、政策制定和投資進行指導。戰略呼籲建立一個現代化、有韌性、創新的國防工業生態系統,增加武器生產的規模和速度,擴大關鍵庫存,並與盟友和夥伴加強國防生產合作。
2024新年伊始,印太地區局勢緊張。隨著台灣大選臨近,中國不斷加強軍事恫嚇和騷擾。同時,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的衝突持續加劇,菲中也可能出現新的衝突引爆點…在國際危機組織(Crisis Group)預測的2024年的全球十大衝突風險中,美中衝突赫然在列。該組織說,台灣大選和南中國海的緊張關係都在測試美中兩國領導人去年11月達成的短暫緩和。
中國和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發生激烈衝突後,美國、日本和菲律賓三國國家安全顧問呼籲中國遵守2016年7月國際仲裁庭的裁決,停止進一步的挑釁行為。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敦促國會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更好地應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甚至未來在北極構成的挑戰。
中國和菲律賓上週末在南海發生激烈衝突,緊張關係持續不下。菲律賓駐美國大使警告兩國船隻在南海的小規模衝突「隨時可能」引發重大衝突。週四,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重申,美國對菲律賓的承諾仍然堅不可摧(ironclad)。身為菲律賓盟友的美國會被捲入中菲衝突嗎?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星期三(11月29日)表示,根據中國衛生部門提供的信息,流感似乎正在取代肺炎支原體,成為中國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最大驅動因素。 美國衛生專家擔心,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傳染性更強、更致命的病毒可能會造成更嚴峻的感染潮,對中國基層醫療系統造成更大壓力。
中國多地近期爆發兒童未確診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不少醫院人山人海;荷蘭和法國等一些國家也陸續開始發現兒童肺炎激增;中國當局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一致表示沒有異常或新型病原體… …。這一切都令人很難不想起四年前COVID-19大流行爆發的初期。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稱,美國潛艦全面碾壓中國的時代即將結束,美國應對潛在台海衝突的計畫也將因此遭受重大影響。美國軍事專家指出,美國在潛艇方面的絕對統治地位可能已經結束,但中國潛艇的整體品質和人員操作水平仍然落後於美國。
美中兩國負責軍控的官員星期一(11月6日)在華盛頓舉行了一場「罕見」的核對話。不過,美國前核武軍控專家告訴美國之音,此次美中核對話應該只是“初步討論”,認為美中自此開啟核軍控談判以及達成核軍控條約並不現實。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星期一(10月30日)在香山論壇上對台灣問題作出了強硬表態,稱中國軍隊「絕不手軟」。張又俠的這番演說正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期對軍隊進行“大清洗”之際。遭遇人事動盪的解放軍還有能力和意願對台灣發動攻勢嗎?
美軍週四(10月26日,當地時間星期五)對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在敘利亞東部使用的兩處設施發動“自衛打擊”,以回應他們近日來針對美國在中東駐軍發動的多次襲擊。 隨著以色列對加沙的地面攻勢在即,美軍成為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的攻擊目標的風險增加。 國安專家認為,美國需要向伊朗及時亮明美軍反擊的 “紅線” 所在,甚至不排除襲擊伊朗本土的可能性,才更有可能避免被捲入以哈衝突,並阻止這場衝突升級為區域戰爭 。
美國國防部週四(10月19日)說,中國核武庫的成長速度超過預期,並指出中國可能正在探索開發常規武裝的洲際射程飛彈系統,使其能夠發動威脅美國本土目標的常規打擊。美國國家安全專家星期一(10月23日)建議, 美國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包括需要緊急調整核力量的構成和態勢,擴大核武庫數量等。不過,美國軍方也有官員認為,中國軍隊的腐敗以及中國經濟的減緩都有可能影響未來中國軍事的發展。
自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駐華使館努力利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微博來爭取中國民眾的支持,但收效甚微。不少中國網友將以色列批作“納粹”、“魔鬼”和“恐怖主義”,甚至為哈馬斯和希特勒的暴行叫好。面對如潮的惡意攻擊,以色列駐華使館微博帳號只好開啟評論精選和一鍵防護功能。
近日,多家中國國有企業成立了“人民武裝部”,恢復了毛澤東時代的做法。軍事專家認為,這反映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不斷惡化的國際環境以及經濟持續低迷的擔憂。中共不斷加強國防動員,進一步促進軍民融合,以達成以群眾治群眾、軍國一體的效果,為可能爆發的國內外衝突做準備。
美國威廉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研究機構“援助數據”(AidData)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了未來2-5年內最有可能建成中國海外海軍基地的八個地點。它們分別是: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Hambantota)、赤道幾內亞的巴塔(Bata)、巴基斯坦的瓜達爾(Gwadar)、喀麥隆的克里比(Kribi)、柬埔寨的雲朗(Ream)、瓦努阿圖的盧甘維爾(Luganville)、莫桑比克的納卡拉(Nacala)和毛里塔尼亞的努瓦克肖特(Nouakchott)。
更多